&esp;&esp;即使这种“缓和”,只是装出来给宫人与朝臣看的,季渊晚面子上也会好看很多。
&esp;&esp;但要说景元帝一点儿也不在乎季渊晚,那也不是。
&esp;&esp;登基多年,膝下依旧空虚,朝臣着急,景元帝自己更着急。
&esp;&esp;在过去二十多年里,他都没能拥有一个健康长大的继承人,到了现在,也许他还存着生下亲子的希望,但为了国朝稳定,他也必须安排一些后手。
&esp;&esp;将季渊晚养在皇宫里,让他进入天章阁读书,挑选大臣教导他,与其说是景元帝迫切需要一个继承人,不如说是朝臣需要有这样一个孩子。
&esp;&esp;皇宫里有这么一个孩子在,即使景元帝没有将他立为太子,但是如果将来真有个万一……
&esp;&esp;朝臣也知道该拥护什么人上位。
&esp;&esp;大燕也不会因为后继无人陷入混乱。
&esp;&esp;霍翎的出现,对景元帝来说,其实是一个美妙的意外。
&esp;&esp;她透出皮囊的澎湃生命力,让他重新感受到了情爱的滋养,原本因为一连串打击而陷入消沉的他,也被这样的生命力感染了。
&esp;&esp;他确实已经不再年轻。
&esp;&esp;可是,他这些年没生过一场重病,身体也还算康健。
&esp;&esp;人人都说天子万万岁,他不求万万岁,再活个十几二十年,总还是可以的。
&esp;&esp;日后之事——
&esp;&esp;他的日后之事,霍翎的日后之事,他当然都会考虑,也会做出安排。
&esp;&esp;但绝不是现在,绝不是她刚进宫还不到一年的时候,他就要为她的日后发愁。
&esp;&esp;季渊晚已经进宫了。
&esp;&esp;如果景元帝坚持要将季渊晚送出皇宫,朝臣当然拗不过他,但是,不久以后,朝中绝对又会有人上书,请他为国朝安定计,请他为江山社稷计,重新选一个孩子进宫教养。
&esp;&esp;季渊晚的身后已经站队了一大批官员。
&esp;&esp;如果他放弃季渊晚,选了季三郎进宫,很快就会有另一批官员站队到季三郎身后。
&esp;&esp;季三郎身后的那些人,与季渊晚身后的那些人,会为了储君之位不断相争。
&esp;&esp;今天季二夫人与端王妃的争执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&esp;&esp;这和组建皇后一党是不同的。
&esp;&esp;霍翎和景元帝夫妻一体,后党势力壮大,是景元帝乐见其成的。
&esp;&esp;但朝臣站队相争,只会打破霍翎和景元帝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平衡。
&esp;&esp;如今的局势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&esp;&esp;季渊晚被养在皇宫之事,早在他遇见她之前,就已成定局。
&esp;&esp;相比起直接送走季渊晚,眼下,景元帝是更倾向于维持现状的。
&esp;&esp;第65章 他为何不能将权力分享给她……
&esp;&esp;霍翎脑海里闪过种种念头,但放到现实中,只过去了十几个呼吸。
&esp;&esp;景元帝面上露出诧异之色。
&esp;&esp;他下午那会儿才告诉霍翎,在有关季渊晚的事情上,他有自己的考量。
&esp;&esp;这才过去了不到两个时辰,霍翎就说,她已经猜到了他的考量。
&esp;&esp;这如何不让景元帝意外。
&esp;&esp;沉吟片刻,景元帝问:“都猜到了什么。”
&esp;&esp;有些事情,彼此心里清楚,却不好说得太透。
&esp;&esp;所以霍翎回答得很简洁。
&esp;&esp;“陛下心中一定很矛盾吧。”
&esp;&esp;“端王府和柳国公府的许多做法都令您不满。在臣妾和大公子之间,您也一直偏心着臣妾。但牵一发而动全身,为了不打乱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的局势,您必须维持现状。”
&esp;&esp;手掌落在霍翎耳后,景元帝将她揽入怀里,轻轻一叹:“看来确实是猜中了。”
&esp;&esp;一阵幽风吹过,灭了一盏宫灯。
&esp;&esp;殿外忽生嘈杂,呼啸的狂风将繁茂的枝叶吹得哗啦作响,不时有杂物敲击屋顶窗户,发出沉闷的声响。
&esp;&esp;在经历了整整一日的潮湿闷热后,蓄积多时的暴雨终于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