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她问季衔山:“上午有课吗?”
&esp;&esp;季衔山:“有的。几个老师为了能赶在下个月前结课,这段时间都与我商量着增加了一些课时。”
&esp;&esp;“也不用这么赶。”霍翎道,“你不是对元
&esp;&esp;戎弩感兴趣吗,一会儿两位尚书过来了,你也留在旁边听一听。天章阁那边,派个人过去打声招呼就是。”
&esp;&esp;霍世鸣和曲百川都来得很快,两人的马车在宫门口碰上了。
&esp;&esp;曲百川不清楚太后忽然传召所为何事,霍世鸣心中却是有了猜测。
&esp;&esp;两人相互交谈一番,等来到霍翎和季衔山面前时,已经达成一定共识。
&esp;&esp;霍翎开门见山:“户部能挪出多少银两?”
&esp;&esp;大穆蠢蠢欲动,眼下燕北局势并不明朗,早日量产出一批元戎弩装配到燕北,也能增加燕北军队的实力。
&esp;&esp;曲百川在来的路上就计算过了,闻言也不迟疑,直接报出答案。
&esp;&esp;霍翎看向霍世鸣:“让武库司那边抓紧点。”
&esp;&esp;霍翎的命令正中霍世鸣下怀,他应得十分爽快。
&esp;&esp;商议完要事,曲百川提出请辞。
&esp;&esp;霍世鸣也要跟着起身退下,霍翎却道:“承恩公留一下。”又打发季衔山,“时辰尚早,这里也没别的要紧事了,你快回天章阁上课吧。”
&esp;&esp;殿内只剩父女二人,冰盆散发出丝丝凉气,驱散走夏日的沉闷。
&esp;&esp;霍翎留下霍世鸣,也不为别的,主要是与霍世鸣聊了聊兵部的情况,问霍世鸣在兵部待得习不习惯。
&esp;&esp;“习惯。”霍世鸣笑道,“我在燕西那等苦寒之地都待得习惯,更何况是回了京师。”
&esp;&esp;“那就好。”霍翎道,“我听闻父亲与兵部两位侍郎关系平平,原本还担心父亲会不习惯兵部的事务。要不是安儿带回了元戎弩,我都没想到父亲才去兵部半年,就给我带来了这样大的惊喜。”
&esp;&esp;明明是一番夸奖的话语,霍世鸣却听得口干舌燥,心跳也莫名加快。
&esp;&esp;“娘娘谬赞了。元戎弩能研制出来,多赖武库司的工匠,我也没做什么。”
&esp;&esp;霍翎微微一笑:“安儿那孩子可是亲自在我面前为父亲和武库司请功。赏赐我已命人备好了。父亲离开皇宫时,一道带回兵部衙门吧。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霍世鸣走出寿宁宫。
&esp;&esp;没有冰块散发的凉气,燥热的夏风迎面吹来,霍世鸣后背冷汗涔涔。
&esp;&esp;方才不过是些寻常对话,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心虚,霍世鸣总觉得霍翎每一句话背后都似有深意,暗含试探与敲打。
&esp;&esp;他先回了趟兵部,将赏赐分发给武库司众人。
&esp;&esp;分发完赏赐,也差不多到了下衙的时间,霍世鸣从兵部返回承恩公府。
&esp;&esp;后院,方氏正在与嬷嬷闲话,孙子霍幸被放在大大的榻上学习爬行。
&esp;&esp;听到外头请安的声音,方氏招呼道:“老爷回来了。你快来看看,阿兴这孩子刚刚都能自己走几步路了。”
&esp;&esp;霍世鸣伸手抱起孙子,忽然就想起了不久前霍幸的周岁礼。
&esp;&esp;霍幸的生辰与太后的生辰只差了一日,周岁礼那天,朝中有交情的官员都来了承恩公府喝酒。
&esp;&esp;众人聊着聊着,就聊到了孩子的名字。
&esp;&esp;起初听说孩子的名字是太后给取的,不少人都夸孩子有福气。京中权贵圈子里,能有这份体面的人可不多。
&esp;&esp;只是,在听到孩子的大名是“霍幸”后,一些原本还在夸孩子好福气的人,脸色都变得古怪起来。
&esp;&esp;承恩公府的长孙,被太后娘娘亲自取名一个“幸”字……
&esp;&esp;这是太后给予承恩公府的体面,还是太后在提醒承恩公府不要忘了他们的本分?
&esp;&esp;要是可以的话,霍世鸣也不想给孩子取这么个名字。可是太后金口玉言,这个名字还是他向太后苦苦求来的,他再不满意,又能如何呢。
&esp;&esp;从那天之后,京中就隐隐有些传言,说是太后与承恩公府不睦。
&esp;&esp;“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