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&esp;语毕,他倏地将手中的折扇一收,握在掌心。卷帘落下,美人消失在众人视野中。
&esp;&esp;凤尧眼前一暗,总算回过神,心想,这样的美人原来只是报幕员,大手笔啊。
&esp;&esp;正这时,摇橹声响起,乐船摇摇晃晃,离开水中央,重新驶入戏棚。小鸟乐团再次上线,乐声悠扬。不知从哪儿刮来一阵风,吹得湖心水波荡漾,水雾散去,水面显出几道身影,浓墨重彩,有鸟人,也有傀儡人,装束与众不同,看起来都是剧中人物。
&esp;&esp;凤尧赞叹,原来湖泊本身也是戏台的一部分。
&esp;&esp;演员们的唱腔晦涩难懂,像是另一个世界的语言,幸而剧情简单明了,凤尧逐渐看入迷。
&esp;&esp;相传,上古有蛟,盘踞于幽洞冥渊,潜行修炼,以化龙为终生目标。因常年不见天日,蛟的视力严重退化,偶尔现身于烈日之下,极易搁浅。当地民众发现受伤的蛟龙,以为怪物,动辄打杀,蛟尸或用于祭祀或上奉朝廷。
&esp;&esp;后来,时人发现蛟肉鲜美,有人称食之能延年益寿,便有帝王起了“豢养”蛟龙的念头。于是,一代又一代的人间帝王大兴土木,建造豢龙池。
&esp;&esp;有豢龙池,必然要有龙。蛟龙不易得,帝王遂下令猎捕蛟龙。天子一令,伏尸百万。重赏之下,猎龙队伍层出不穷,又有官方猎龙队和民间猎龙队之分。
&esp;&esp;其中,官方猎龙队由摸金校尉分支率领,以摸宝上供做掩护各地巡游,直接向帝王复命;而民间猎龙队通常由皇商富豪出资筹备,所得需由地方官员或摸金校尉上交,算是间接效力。经过上千年磨砺,已形成规模的猎龙队伍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人族力量。
&esp;&esp;一支成熟的猎龙队伍通常有八到十二人,人数宜少不宜多,看重的是队员们经年配合战斗养成的默契。这其中,最重要的角色有三位:其一为舵手,是整支队伍的领头人,又称龙老大,通常由猎龙经验最老道、且至少成功猎过一头蛟龙的年长者担任。
&esp;&esp;能成为龙老大的猎龙者此生都在四处奔波,寻龙觅蛟,常年与龙作战留给他们丰富经验的同时也带来一身伤痛,缺胳膊断腿是常态。由此他们只负责把握战机方向,很难在体力上支援猎龙队,需要配备一两位副手完成任务。
&esp;&esp;其二为调香师。蛟龙视力不佳,更依赖敏锐的嗅觉,并对某些特殊香料。若能把握其中关窍,调制出异香饵料,猎龙事半功倍。好的饵料,不仅能通过异香引诱蛟龙至事先做好的埋伏中,还能一定程度上安抚蛟龙情绪,减少人员伤亡。
&esp;&esp;只是香料难得,而每头蛟龙习性各异,增一味减一味都可能影响最终效果,稍有不慎甚至会弄巧成拙直接激怒蛟龙引发团灭。唯有天赋异禀又身经百战的制香高手方能胜任调香师一职。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