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耽美小说>情欲小说>大唐天将军> 大唐天将军 第783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大唐天将军 第783节(2 / 3)

闲云野鹤,没有官职。

&esp;&esp;他一再拒绝李瑄的任命。

&esp;&esp;李瑄与李泌更多是商议军事,政务一般先与李岘商议,然后再召三省六部的官吏到议事堂。

&esp;&esp;李岘的才干,李瑄非常认可。

&esp;&esp;他觉得历史上,李隆基、李亨、李豫爷孙三人都不会用李岘和李泌。

&esp;&esp;别看李岘五次拜相,六次官拜尚书,实际上被掣肘的非常厉害。

&esp;&esp;从宦官,到大臣,都能在踩李岘一下。

&esp;&esp;犯颜直谏,又不被采纳。

&esp;&esp;主要是安史之乱后,政事堂的改革,使宰相不能像开元天宝那样强势。

&esp;&esp;权力也远远不如。

&esp;&esp;“秦王所言的锦衣卫制度,我认为对地方多有冲击,长久以来,恐难遏制。”

&esp;&esp;李岘落座后,最先向李瑄提出这个问题。

&esp;&esp;按照道理来看,锦衣卫能直达乡里,与百姓交谈,非常高效。

&esp;&esp;哪个地方县令与豪强大族勾结,百姓道路以目,锦衣卫可以直接上报。

&esp;&esp;但这就和贪官污吏一样,如果没有人治锦衣卫,随着承平日久,必然被腐化。

&esp;&esp;这是人心欲望使然。

&esp;&esp;不论是锦衣卫百户、千户,和地方官吏勾结,还是锦衣卫因为私怨、政绩,诬陷地方官吏,都会出现悲剧。

&esp;&esp;更怕的是,地方官吏因为畏惧锦衣卫,依附在锦衣卫下面,产生本末倒置的风气,影响全国。

&esp;&esp;“延鉴误会了,锦衣卫可监察地方官吏,地方官吏也可以举报锦衣卫,两个衙门互相监管。地方官吏如果身正不怕影子斜,不需要畏惧锦衣卫。”

&esp;&esp;李瑄知道,即便如此,玩忽职守,沆瀣一气的事情还会发生。

&esp;&esp;反腐是持续的。

&esp;&esp;今日李瑄信任的大臣、将领,明日变成一个贪官,李瑄毫不意外。

&esp;&esp;朱元璋剥皮充草,依旧遏制不住人性的贪婪。

&esp;&esp;“下官觉得秦王建立的锦衣卫,地方不容易监管。”

&esp;&esp;李岘还是有忧虑。

&esp;&esp;锦衣卫会成为地方官吏心中的阴云。

&esp;&esp;“现在是乱世,国家还未大定,豪强、贪官遍地都是。二十年后,我再次削弱锦衣卫。另外,我打算令诸郡、县衙门,设立缉捕快手,简称捕快,专侦缉捕。另外朝廷开缉捕科,及第可任捕头,县捕头为从九品到从八品,可凭借功绩晋升至大理寺、刑部。”

&esp;&esp;“以专门执行缉捕犯罪的捕快,代替县兵。同时,也可以更有效监视锦衣卫。”

&esp;&esp;李瑄向李岘说出自己的计划。

&esp;&esp;本来一个县中,只有县令、县丞、县尉三个职事官。

&esp;&esp;其他的六曹都是流外官。

&esp;&esp;现李瑄再加一个职事官,捕头。

&esp;&esp;捕头干的好,可以升职为县尉、郡别驾,甚至大理寺、刑部。

&esp;&esp;历史上的捕头地位并不高,甚至捕快还有“衙役”之称。“役”并不是一个好的形容。

&esp;&esp;现在如今衙门的差役、皂隶,更是底层中的底层。

&esp;&esp;但李瑄认为,断案、缉捕,为地方大事。

&esp;&esp;没有水平的话,冤枉一个好人,比放走十个坏人更令人寒心。

&esp;&esp;捕快需要高素质人群,特别是捕头,要丰富的学识,聪明能随机应变,敏锐有刑侦能力。

&esp;&esp;这样才能维护好一地治安。

&esp;&esp;另外,连普通捕快都要捕头亲自挑选、招募,必须识字,为流外官,不再是皂隶。通过考试晋级为捕头。

&esp;&esp;当然了,李瑄也清楚让一群饱读诗书的人,特别是才华横溢的文人士子参加“缉捕科”不现实。

&esp;&esp;但大量录取缉捕科的及第者为官,总能吸引一些小姓、寒素。

&esp;&esp;李瑄已经打算好了,他迟早会提拔一名优异的县捕头一步步为刑部尚书,参知政事。

&esp;&esp;让有学识的人重视缉捕科,完善国家的律法。

&esp;&esp;“听秦王之论,下官觉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