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第233章 收成(一)
&esp;&esp;一别四个多月,再次踏入田庄,姜韶华被眼前所见景象震了一震。
&esp;&esp;一株株高约四五尺,上面挂着硕大的果实。风一吹,果实东摇西晃,沉甸甸的仿佛随时能掉下来。
&esp;&esp;“这就是玉米?”
&esp;&esp;姜韶华下意识地放轻了声音。仿佛声音大一些,就会将地里的粮食吓跑一般。
&esp;&esp;整日在田间忙活黑了不少的崔渡,笑着露出一口白牙:“是。这边都是玉米。原本前两日就能收了,陈长史冯长史坚持等郡主回来再收粮食。所以就多等了两天。”
&esp;&esp;收获新粮,是件极其重要的大喜事。当然得由郡主第一个动手。
&esp;&esp;姜韶华按捺着激动的心情,在崔渡耐心的指点下走到玉米前,伸手将玉米掰下。剥开玉米外皮,露出的是黄澄澄的玉米棒子,上面玉米一粒一粒,排列得整齐,看着可爱极了。
&esp;&esp;一株玉米,能收获一到两个玉米棒子。
&esp;&esp;姜韶华爱惜地摩挲了一下,小心翼翼地将玉米放进竹筐里。
&esp;&esp;崔渡动作就随意多了,伸手掰下一个玉米棒子,在空中一抛,稳稳落进竹筐里。动作又快又熟稔。
&esp;&esp;姜韶华忍不住笑了:“你动作好生熟练。”
&esp;&esp;崔渡一边说话一边掰玉米:“熟能生巧,做多了就快了。郡主动作也快些,等收完这一亩试验田,先称量一下,算一算收成。”
&esp;&esp;整个南阳王府,也就崔渡对郡主说话最随意。
&esp;&esp;姜韶华抿唇一笑,应了一声,动作也跟着麻利起来。她一身神力,用来掰玉米简直是杀鸡用了宰牛刀。玉米棒子一个接一个落进框里,有种难以言喻的流畅和美感。
&esp;&esp;陈舍人马舍人合力掰一块玉米田。卢舍人形影单只,索性就和林庄头一同忙碌。
&esp;&esp;陈长史和冯长史他们在另一块田里忙活。两人一把年岁了,做起农活来自然远不及年轻人利索。掰了一柱香时辰,就热汗如雨。
&esp;&esp;陈卓用袖子擦了擦额头,冲冯文铭笑着叹气:“老骨头不中用了。瞧瞧年轻人做事,我们两个加起来也不及。”
&esp;&esp;冯文铭哈哈一笑,也用手抹了一把汗:“我们两个也是从年轻人过来的。行了,别说废话浪费时间了,快些掰玉米。等收完一亩田了,再称量,看看收成到底如何。”
&esp;&esp;陈卓欣然一笑,继续挥汗如雨忙碌。
&esp;&esp;新粮收成是大事,沈工正闻主簿杨审理三人也一并来了。田庄里有一百多庄户,有一百多来当差的亲卫家眷,一众亲卫也都下了田。众人一起在田里忙碌,端的是一派丰收盛景。
&esp;&esp;姜韶华和崔渡动作最快,不到一个时辰,就收完了一亩田的玉米棒子。
&esp;&esp;“接下来要晒干脱粒。玉米棒子就占了大半重量,现在称出的重量不作数。”
&esp;&esp;崔渡侃侃而谈:“要不然,郡主就在等几日。”
&esp;&esp;姜韶华挑眉一笑:“我哪里等得了,现在就称。等几日后脱粒去了玉米棒子的重量,再称一回,正好可以做个对比。”
&esp;&esp;郡主稚气可爱的模样难得一见。
&esp;&esp;崔渡失笑,点点头,指挥林庄头等人搬竹筐称粮,一边熟练地自袖子里掏出一个薄薄的本子和炭笔,以便随时记录数据。
&esp;&esp;姜韶华好奇地凑近:“这本子上记录的是什么?”
&esp;&esp;一堆奇奇怪怪的数字,还有一些简单明了的图画。
&esp;&esp;一股少女特有的幽幽体香,飘入鼻息。
&esp;&esp;崔渡脸上有些红。
&esp;&esp;算上前世,他也是个二十多岁的大龄男青年了。而身怀隐秘过往的郡主,也绝不止面上显露的这般年少。这个秘密,只有他知道。
&esp;&esp;“崔公子,”林庄头声音洪亮,像闷雷一般在崔渡耳边炸响:“这二十几筐都称过了。”
&esp;&esp;崔渡回过神来,忙拿笔记录。一亩田收了二十六竹筐鲜玉米棒子,每筐一百多斤,合计四千八百斤。
&esp;&esp;众人明知这产量不是最终数字,也惊叹得合不拢嘴。
&esp;&esp;姜韶华一双眼眸亮如黑曜石:“接下来要做什么?”
&esp;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