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00章(1 / 3)

&esp;&esp;名士选择隐居,不代表他们真的就无心仕途了。很多人都是在待价而沽,等一个更好的时机和更好的明主而已。

&esp;&esp;多年后跟着主公一起被俘虏,或者多年后别无选择只能效力于秦正,结果都是一样的。

&esp;&esp;既然迟早都会成为秦正的下属,还不如一开始就老老实实地听话干活,别折腾那些有的没的。

&esp;&esp;严格来说,始皇这不是在威胁他们,而是在提醒他们。提醒他们想清楚,要不要白白浪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,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
&esp;&esp;始皇当然不会因为他们现在不肯为自己所用,以后就再也不接纳他们,对他来说这群人何时来投都是一样的。

&esp;&esp;众人凝眉沉思,不发一言。

&esp;&esp;秦正是否在说谎,他们分辨不出。

&esp;&esp;但对方是否有本事说到做到,成功掌控朝堂。看此人通身气度,大家其实心里都倾向于秦正有这个能耐。

&esp;&esp;郭嘉叹了口气:

&esp;&esp;“阁下这可真是……”

&esp;&esp;对于任何有抱负的世家子弟来说,在当前局面下都不会做出第二个选择。

&esp;&esp;因为他们的出仕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将来,也是为了延续家族的繁荣,他们不可能选择放弃入朝的。

&esp;&esp;最终,所有人都躬身一拜:

&esp;&esp;“见过主公。”

&esp;&esp;始皇对此并不意外:

&esp;&esp;“接下来该做什么,想来无需我特意提点了。”

&esp;&esp;郭嘉的眼神渐渐坚定起来:

&esp;&esp;“文若如今一心追随曹孟德,嘉会想办法说服他转投主公的。”

&esp;&esp;其他人也表示暂且不会将他们投效主公的事情告知任何人。

&esp;&esp;文若如果听闻他们来到昌邑的消息,来信询问。他们会说自己是之前收到过文若的招揽,最近回心转意决定前来投效,不成想和曹州牧错过了。

&esp;&esp;虽然荀彧不一定会信这个说辞,但能往外糊弄一二就够了。如今外面战事紧急,想来荀彧也没那个精力来细细分辨真相。

&esp;&esp;始皇让人带大才们下去安置。

&esp;&esp;扭头见儿子一眨不眨地看着自己,不由莞尔,问他在看什么。

&esp;&esp;扶苏感慨道:

&esp;&esp;“还是阿父厉害。”

&esp;&esp;他想过阿父会怎么收服这些人。

&esp;&esp;猜测可能要先论一番天下局势,说一说自己的政治抱负。又或者干脆什么都不说,只用通身的帝王霸气折服对方。

&esp;&esp;但他没料想到,父亲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,就让这群人精看明白了局势,心甘情愿为父亲效力。

&esp;&esp;扶苏自认为自己没这个本事。

&esp;&esp;首先,他身上就没有这种让人看一眼就能确信“此子日后必能击败所有对手、统御天下”的强大气场。

&esp;&esp;始皇听着自家的小马屁精又开始了,习以为常地将这些吹捧左耳朵进右耳朵出。

&esp;&esp;等扶苏说累了喝水的时候,才开口反驳了扶苏的论调。

&esp;&esp;始皇对爱子还是很有信心的:

&esp;&esp;“只是你不擅长走争霸天下的路线而已,若换成诸子夺嫡的局面,旁人自然也能一眼看出日后必是你登顶天下。”

&esp;&esp;就像以前他当秦王和秦皇的时候那样,朝中没有任何人怀疑太子殿下的本领。

&esp;&esp;扶苏弯眉笑笑:

&esp;&esp;“那也比不得阿父无论身处何地看起来都绝非凡人。”

&esp;&esp;隔日,好好睡了一觉养足精神的几位大才齐聚一堂,开始为新主公出谋划策。

&esp;&esp;这群大才里,除了郭嘉这条大鱼之外,居然还有个陈群陈长文。

&esp;&esp;历史上陈群在一年多后于豫州辅佐刘备,彼时刘备当上了豫州刺史,而他是豫州别驾。

&esp;&esp;这回陈群还没来得及去豫州治所为官,先受郭嘉牵连绑来了兖州。

&esp;&esp;陈群是个被严重低估的人才,他精于内政、低调谨慎,是曹魏重臣。曹丕称帝之后,曹魏的礼制、法制和政治制度等多出于其手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