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81章(2 / 3)

&esp;&esp;只听始皇说道:

&esp;&esp;“如今金国已灭,除却西北一隅,天下已经一统。不能再以无名无号的起义军行事,该正式确立国号、登基为帝了。”

&esp;&esp;确实,继续这么下去不伦不类。

&esp;&esp;自古草莽起家的王朝就没有当真天下一统之后再定国号的。

&esp;&esp;譬如刘邦,没干掉项羽之前就先建立了大汉,金国也是在灭辽之前立国为金,还有后头的朱元璋也是先建立的大明。

&esp;&esp;之前没确定国号,一是英灵还没谈拢,二是为了忽悠宋军上贼船,不能提前暴露野心。

&esp;&esp;现在没必要再拖了。

&esp;&esp;不然难道他们还真打着宋朝的旗号去灭西夏吗?回头记载在史书里,别是宋人完成了大一统。

&esp;&esp;刘彻犀利地问道:

&esp;&esp;“宿主预备选什么当国号?是以最初起兵的赵州地名为号,还是以开封所在的韩地为号?”

&esp;&esp;在元朝之前,国号基本上都和地理位置有关系。

&esp;&esp;汉朝源自刘邦的汉王之称,而他被封为汉王,是因为封地在汉中。后头的唐宋之类的,也都是地名。

&esp;&esp;元朝的时候,忽必烈取《易经》中“大哉乾元”一句,自此打破了按地名取国名的传统,到后头明清都和地名无关了。

&esp;&esp;刘彻故意这么问,就是在刺激人。

&esp;&esp;无论是叫赵还是叫韩,秦人肯定都不会高兴的。全是他们大秦的手下败将,尤其这个赵还和赵宋出现了同字,更不可能用。

&esp;&esp;刘彻说完就去看张良。

&esp;&esp;这个sp张良应该是毕生致力于和秦朝别苗头,可惜一直没能成功。他大概做梦都想复国,说不准会支持立国为韩。

&esp;&esp;结果张良没有给他一个眼神。

&esp;&esp;刘彻意识到不对劲。

&esp;&esp;不应当,张良这个反应……嘶!不会吧?!

&esp;&esp;刘彻猛地看向始皇父子,就见扶苏对他露出了一个纯良的微笑。

&esp;&esp;秦梓桑热情地招呼张良:

&esp;&esp;“子房快来,讨论正事的时候到了。”

&esp;&esp;张良迤迤然上前行礼:

&esp;&esp;“是,殿下。”

&esp;&esp;扶苏和善地对大家介绍道:

&esp;&esp;“好叫诸位知道,这是我大秦国尉,张良张子房。”

&esp;&esp;所有人:……

&esp;&esp;你祖宗的!

&esp;&esp;张良你小子浓眉大眼的居然也会骗人!亏我们之前还费尽心思拉拢你,搞半天你是个隐藏的卧底!

&esp;&esp;张良下意识伸手摸了摸自己姣好的面庞,这还是头一次有人用“浓眉大眼”来形容他。

&esp;&esp;史菅往旁边稍了稍,给张国尉让出了一点位置。

&esp;&esp;张良从善如流地走了过去,在他身边站定。忽略了一众英灵们那有如看失足少男的惋惜眼神,丝毫不为所动。

&esp;&esp;刘邦实在无法理解:

&esp;&esp;“子房,你居然会事秦!”

&esp;&esp;那语气,就像看到韩非事秦一样不可思议。

&esp;&esp;别说刘邦了,地府里的留侯张良脸上笑容也消失了。他凝重地看着光屏,失去了往日里的冷静淡然。

&esp;&esp;萧何偏头看他:

&esp;&esp;“子房,你还好吗?”

&esp;&esp;留侯觉得他一点都不好。

&esp;&esp;张国尉倒是没觉得有什么:

&esp;&esp;“太子殿下于良有大恩,且若大秦朝中无韩人为官,其余韩人的日子只会更加难过。”

&esp;&esp;他爹几次三番病重,都是托太子的福才能被救回来,不像其他位面那般早逝。张良对韩国不见得有多忠心,主要还是他父亲张平一心事韩。

&esp;&esp;后来为了韩系势力能在新生的王朝中占据一席之地,而不被后来的魏齐等排挤,张良选择跟随父亲张平一起为秦国做事。

&esp;&esp;秦朝官吏里有很多六国旧人,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。

&esp;&esp;如果你们韩人沉浸在灭国的痛苦里不可自拔,空出来的官位就会被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