摊子上帮忙送饭。
&esp;&esp;“大哥,摊子上我接下来几天要是不去,忙得过来不?”
&esp;&esp;林玉溪想了想,才回答,“人手紧是紧一些,不过应该也忙得过来。”
&esp;&esp;这时林元青突然开了口:“我去吧,送饭我不知道地方可能不行,就让玉溪去送,我在摊子那里帮忙。”
&esp;&esp;大家觉得这样也可以,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。
&esp;&esp;林笑儿没忘了提醒林玉溪每天往几家合作的酒楼送兔子。
&esp;&esp;河虾在几天前就已经结束了送货,这个倒不用担心。
&esp;&esp;兔子家里现在产出的也足够供货给酒楼,就算不够,她还能偷偷往兔子棚里放几只,反正棚里兔子多得很,也没有几个数得清楚家里有多少兔子。
&esp;&esp;天气逐渐变冷,他们的糖水摊子也不能再继续只卖凉的东西,热的也要安排上。
&esp;&esp;还有快餐摊子的饭菜,也要考虑保温问题。
&esp;&esp;林笑儿把这个想法向大家提出来,最后在林笑儿默默的引导下,大家决定烧炭,到时候烧炉子去把吃食热着。
&esp;&esp;烧炭的地方就定在林玉柏那个烧瓷院子那里。
&esp;&esp;至于那种炉子,他们是摆摊,又没有铺面,直接在摆摊那里砌个灶台是不可能的事,所以还得弄个便携的。
&esp;&esp;要是能造出前世见过的那种能轻便还能移动的柴火灶台或者煤炉,再放木炭在里面,这样拿到城里摆摊是很方便的。
&esp;&esp;只不过那种柴火灶和煤炉都需要质量稍微好些的铁皮,以目前的冶铁技术,怕是不能实现。
&esp;&esp;靠她自己是没办法解决了,只能把问题抛出来,集思广益,由大家一起解决。
&esp;&esp;最后是林玉柏说了解决方法,由他烧出一个炉子般大小的陶罐,尽量厚一些,再在瓦罐里面糊上泥土,烧硬了之后,就能当做炉子使用。
&esp;&esp;这方法也不知道可不可行,还是得先试过才知道,这件事情就暂时这么定了下来。
&esp;&esp;次日,林元青跟着去了城里,林笑儿则在家里睡了个懒觉,醒来吃过东西后,才说自己上山,准备离开家里。
&esp;&esp;“笑儿,你等等,换身衣服,你去山上穿这么好的衣服,被刮破了咋办。”被林母叫住。
&esp;&esp;她这不是习惯了嘛,拿起一身衣服套上就出门,哪里想这么多。
&esp;&esp;回去换了身有补丁的衣服,在自家娘满意的目光里,这才出了门。
&esp;&esp;林家对于林笑儿上山从刚开始的不允许、担心,到现在的毫不在意,反正林笑儿在山上的本事比他们都大。
&esp;&esp;山还是要上的,就是庄安村才是她此行出门的第一个目的地。
&esp;&esp;没有驾着马车出门,直接走着去。
&esp;&esp;两个村隔着不远,林笑儿路上只问了两个老伯就走对了方向,到达庄安村的时候,也才走了半个小时。
&esp;&esp;大早上的,林笑儿就担心大家都出门干活了,找不到人打听。
&esp;&esp;不过庄安村这边和丰宁村那边不大一样,这边有产业,比如于景安他们家是烧砖的,还有其他家也烧瓦片,或者有别的作坊。
&esp;&esp;可以说庄安村是一个比较富裕的村子,每家每户大大小小都做着些生意,不过种地也还种,不当一个纯粹的商人。
&esp;&esp;庄安村中间有条小小的溪流,大概两三米宽的样子,林笑儿记忆里,他们逃荒的时候似乎也找到过这条小溪。
&esp;&esp;只是那时候,烈日炎炎,暴晒之下,小溪干枯露出溪底的石头。
&esp;&esp;入秋后,陆陆续续又下过几场小雨,大概是积存了雨水,小溪又开始有了薄薄一层积水,甚至还浅浅流动。
&esp;&esp;在有小水潭的地方,就少不了洗洗刷刷的妇人。
&esp;&esp;林笑儿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,果然看到不少夫人正在小溪边有说有笑的洗着衣服。
&esp;&esp;林笑儿或多或少有点社牛天分在身上的,没多久就打入了妇人们聊天的中心。
&esp;&esp;听着她们说村里的各种八卦,东家的谁谁谁赚了银子去逛花楼被婆娘捉住了,西家的谁谁谁看上了哪家的谁谁谁了啊。
&esp;&esp;村里这些妇人的口才,不去茶楼说书,也是浪费了一张好嘴。
&esp;&e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