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耽美小说>情欲小说>大宋神探志> 第357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57节(1 / 3)

一封信足足写了半个时辰,待得最后一个字落笔,等待墨汁干涸,狄进都不禁吁出一口气:“经略相公还是不够啊,我若为宣抚使,哪里还有这些事?”

真正能够统领一路军政大权的,实际上是宣抚使。

名字中带了个“宣”字,体现的就是“代天传诏”,这個职位由唐朝后期开始出现,到了宋朝不常设,最初是巡视地方、存问官吏百姓,后来演变为一路或数路的军事统帅,抚绥边境、宣布威灵、统兵征伐、安内攘外皆为其责。

比如庆历八年,参知政事文彦博任河北宣抚使,镇压贝州弥勒教王则之乱;皇祐四年,枢密副使狄青出任宣徽南院使、荆湖北路宣抚使、提举广南东西路经制贼盗事,一举平定侬智高之乱;北宋末,童贯以太尉为陕西、河东、河北宣抚使,握有朝廷内外军政大权,连金攻辽,后被辽大败……

这才是货真价实的路一级最高长官,军政一把抓,比起经略安抚使、转运使的权力范围,要广得多,辖内州县各级官员,都得听候调遣。

但这个位置真的太重要了,狄进如果已经入了两府为宰执,那么他再去地方平叛或者面对敌国威胁,一路宣抚使是完全没问题的,现在怎么也轮不到他来担任河东宣抚使。

甚至他准备举荐的人,或许能为河东经略安抚使,但依旧不够资格担任河东宣抚使。

既然没有官方上的一把手,那么剩下来的权力分配,就要看各自在地方上的影响力了。

韩亿别看只是并州知州,但资格很老,素有威望,有鉴于并州的战略重要性,这个位置上的人如果不是一条心,狄进无论是北上雁门,与辽人谈判,还是西去丰麟府三州,与夏人交锋,就都如芒在背,十分力得留下三分,以防不测。

稍作感叹之后,狄进再度提笔,同样以字斟句酌的谨慎态度,写好了对陈尧咨和公孙策的信件。

“咚!咚!”

待得大事完成,敲门声适时起,林小乙的声音传入:“公子,雷员外已经侯在堂内了。”

狄进将信件封好,直接带出,交予同样候在外面的荣哥儿:“快马来去!”

“是!”

荣哥儿领命去了,狄进则带着林小乙往正堂而去,还未到达,就见雷老虎那魁梧厚实的身体立在门口,想要迎上来。

狄进先一步唤道:“雷叔!你我两家,不必见外!”

雷彪心中大喜过望,脚下依旧快步迎上,脸上却没有表现得太过卑躬屈膝,笑呵呵地道:“雷某早就知道,仕林是念旧的,但这声叔实在受之有愧,雷家能与你往来,是大福气,雷某还盼着沾一沾文曲星的贵气,让孙子来日能金榜题名呢!哈哈!”

“雷叔谦虚了,雷家皆豪杰之辈,怎的是受之有愧?明杰在机宜司帮了我许多,明纯更是一员悍将,此番对阵夏蛮,也要他出力呢!”

狄进与雷彪坐下,由机宜司的雷濬和位于前线的雷澄谈起,三言两语间,就让这个雷老虎乐得合不拢嘴。

相比起以前的笑面虎,这次是真的老怀大慰。

大儿子雷治继承家业,二儿子和三儿子都能在朝堂任职有前程,雷家这才是真的站稳了脚跟,无论是地方还是朝堂,都有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,能保数代富贵,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?

当然雷彪很清楚,自己的两个儿子并不具备远超同辈的压倒性优势,能够有如今的地位,究其根本,还是时也运也,找到了一个好的靠山,并且还是相交于微末之时,全程经历了靠山的崛起。

越是如此,越要将这份紧密的联系保持下去,在狄进初回河东,担任要职,身边缺少帮手的情况下,雷家更要竭尽全力地相助,容不得半分懈怠。

错过这一次,等到对方入两府了,哪还有他们卖力的机会?

所以寒暄过后,雷彪神色一正,主动改变了称呼:“狄相公容禀,雷某这里有一些关于转运使胡公的动向,胡公一心兴修水利,多为百姓所敬,只是如今战事一触即发,他却依旧行走各地,雷某着实担心啊!”

“哦?”

狄进眉头微动,正色道:“请讲!”

早在差遣正式确定前,他就开始提前了解如今河东的班子了。

这一任的河东转运使,叫胡令仪,是一位七十岁的老臣。

此人和陈尧佐有点像,都是擅长水利修建的能臣,陈尧佐在并州知州任上时,就几乎不坐镇州衙,而是带着一众人在汾水两岸考察,每每汾水暴涨,并州的百姓为之忧虑,陈尧佐就率众修筑堤防,又栽植柳树几万株,修造柳溪,如今安定的水利,都是仰赖他的功绩。

胡令仪也是如此,他之前任两淮都转运使,当时范仲淹征集四州民夫,四万余人开工筑堤,因恶劣天气和怪潮,刚筑的海堤就多处决口,民工冻死、饿死和累死一二百人,工程被迫停工,胡令仪经过实地考察,最终断定不是范仲淹的责任,力主继续修堤,才有了后来的捍海堰。

就在天圣八年初,胡令仪调任河东转运使,这位老者也不在并州闲着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