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来。
至于春季招新淘汰的人,还要再过一个月选拔完了才能引荐过来。
他们先给这要来的五十个士兵规划了一下开支成本。
养兵费钱,一衣一饭,装备骑具都得他们来提供。
至于军饷,则是分成了两个部分,一半是薪水,一半则是房子。
入籍成为埃因威顿的士兵,即可在城内拥有一套三居室的单层公寓,用来安置家属,以及每年四个金币的薪水。
如果不入籍,纯粹合同工,那么每年的薪水就是六个金币。
六个金币的价格,还是看在这些士兵都是退役的,虽然不是巅峰状态了,但是实战经验都很丰富,用来当士官训练新兵还是绰绰有余。
这些钱,跟他们在骑士团的薪资比,也很可观。
至于春招过后流过来的普通新兵,也是可以入籍的。
入籍之后,可以拥有一套两居室房屋,每个月还有两个银币的薪水。
不入籍,也可以选择三个金币的年薪。
这些士兵们带来的人口,不仅仅是他们自身。
他们也是爹生娘养的,有家有口,实际移民来的人口还要乘以二。
每个月两天沐休时间,还能回分配房跟家里人呆两天。
奥利维娅想,以后肯定是选择入籍的士兵多。
只不过给士兵修建分配房的压力就大了,城建司还得招募工人。
如果来选新兵的人还有的剩,就推荐他们加入城建司当工人吧。
这样一层层分流来,只要是个有手有脚的健全人,来了都别想离开埃因威顿,都能有活儿干。
凯撒拿着一张白麻纸,正在计算这五十人的军需品开支。
奥利维娅则扭头接过港口送来的信打开。
信上是莱蒂伦亲笔,他在信上写。
这一次出海,生意做的成功,原先的瓷器尾款结了,还又签下了两个价值三千金币的瓷器订单。
至于要他寻找的作物,清单也在下列。
一共是土豆五万磅,新式样的作物玉米粒三万磅,黄豆两万磅,以及可可豆两千磅,各色种子,果脯,热带植物,鱼类,葡萄酒不计其数。
这些东西来自整个岛链两端,并不只是出自一处岛屿。
信的最后,莱蒂伦不得不提起了商人莫尼安瓦迪在珈拉穆发生的事情。
原来,安瓦迪抵达珈拉穆第一天起,就开始打听珈拉穆王都城外的上好良田都属于谁。
他打探出来,原来珈拉穆国王已经年过七十,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,有过两任王后,私生子,情妇无数。
珈拉穆王都郊外的所有良田,几乎都属于这些乱七八糟的王室贵族。
其中,安瓦迪考察的一块地,就属于国王的其中一个情妇,一个伯爵夫人。
然而,随着他深挖,发现这块地官司颇多,是好几家贵族争抢的遗产。
故而,莫尼安瓦迪立刻就歇了要在珈拉穆买地的心思,跟着莱蒂伦去了东南岛链。
在有限的时间游历东南岛链时,安瓦迪又看中了一个大型岛屿,还试着与当地的部落接触了一下。
莱蒂伦在信上将这岛屿的地理位置描述了一遍。
奥利维娅不禁挠头,这不就是她看上的那个饼干型岛屿吗?
…
◎赚钱赚钱◎
三月中旬, 冬季渐渐消退,冰雪依旧在山峦上,海面又蓝又透, 大船回归港湾。
对于整个北方来说, 这都是一件令人瞩目的事情。
如果半年时间制造的航船就能顺利维持数月的长途远航,那么这足以改写整个造船市场的历史。
航船回港那天, 码头便聚集了许多围观群众。
跟船远航的商人们一走下来,他们的手下,合作伙伴, 以及家属,就围了上去,喋喋不休地询问他们,关于海外和这次航程的情况。
普通民众都只听说, 珈拉穆是个富有的国家, 遍地是葡萄酒和橄榄油, 珍珠和珊瑚, 王室贵族的生活纸醉金迷。
刚开始听说这些商人敢登船, 城内居民都笑话他们不怕死, 大部分商户都认为这远航不会成功。
但亲眼看着他们回来,又人人嫉妒不已,可恨这样的好事让他们占了先。
三个月的旅途, 跨越了半个大陆,对于旅行商人来说, 最远也不过如此了。
所有跟船的商人都在珈拉穆王都采购了海外货物, 还得船卸完仓才能去营房按号仓库提取。
整个船卸完底仓,还需要三四天的时间,这期间, 莱蒂伦先带着船员去了一趟堡垒汇报工作。
奥利维娅接见了他们,又在莱蒂伦手里拿到了更精确的账单。
这一趟船赚的不少,瓷器,布料,从北方带去的特产,总共卖了五千金币。
几个外地商人的载货费用,赚了几百个金币,刚好把在珈拉穆王都港口的过港税抵扣掉了
耽美小说